2-取代的苯并恶唑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药物中作为关键的结构成分。至今,已有许多研究工作大力开发这些化合物和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最近,Angew. Chem. Int. Ed.上可见,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苏伟平研究员报道了一种不需添加过渡金属,且操作简单又通用的方法实现环己酮和伯胺之间的串联脱氢驱动交叉偶联反应,该方法可用于构建苯并恶唑及其衍生物。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该研究通过加入TEMPO 作为温和氧化剂,即可实现环己酮和伯胺的环化反应。反应过程中,历经了将亚胺进行α-氧化,并引发级联反应,即可将环己酮和脂肪族伯胺直接合成 2-取代的苯并恶唑。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该反应实现了高选择性和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此外,由于 TEMPO 在中性条件下具有中等的氧化特性,所以他们也通过多种反应模式选择性地氧化反应中间体,从而促进各个步骤的连续进行。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该方法使用了 70 多种底物组合验证,并证明了该反应策略合成结构多样的产品方面的可靠性,包括现有方法无法获得的上市药物、候选药物和天然产品等。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该方法也完成了克级实验,将易于获得且低成本的反应物用于合成中,显示了该方法在2-取代苯并恶唑衍生药物方面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A Tandem Dehydrogenation-Driven Cross-Coupling between Cyclohexanones and Primary Am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Benzoxazoles
Angew. Chem. Int. Ed. 2022, e202203365
原文作者:Biping Xu and Weiping Su*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nie.202203365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