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内心的“不安分”,一种新型氰基化试剂的问世

  • A+
芳香腈是制备药物、染料、塑料及合成纤维的重要结构单元,这类结构也广泛存在于复杂的天然产物分子中。而说起芳香腈的构建方法,大家一定会想到Sandmeyer反应。1884年,瑞士化学家Sandmeyer将芳香重氮盐与CuCN混合,反应经历单电子转移(SET)机理,消除一分子N2后形成芳基自由基,最终得到芳香腈产物,反应过程中需消耗化学计量的CuCN。除此之外,Rosenmund-von Braun反应也可实现类似的转化,卤代芳香烃与过量的CuCN混合,反应在高沸点的极性溶剂(DMF、硝基苯、吡啶等)中加热回流进行。


Sandmeyer反应与Rosenmund-von Braun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以上方法不仅可用于实验室中少量合成芳香腈,还能实现扩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但均需使用(超)化学计量的{attr}2133{/attr}氰化物CuCN作为氰基化试剂,反应结束后产生大量的过渡金属盐,为后续处理带来不便。另外,Rosenmund-von Braun反应体系需加热至150-250 ℃,这种苛刻的反应条件导致许多敏感的官能团无法兼容,限制了底物的适用范围。


随后,人们相继发展了Pd、Ni、Cu等过渡金属催化(拟)卤代芳香烃的氰基化过程,反应以廉价易得的NaCN、KCN等作为氰基化试剂,降低了过渡金属盐的用量。不过,CN-的配位能力较强,有时会毒化过渡金属催化剂,因而仍旧需要较高的催化剂负载量,加上相应的氰基化试剂毒性较高,大规模使用时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人们使用毒性较低的K4Fe(CN)6替代以上氰基化试剂,甚至借助无需使用氰化物的体系(如DMF/NH3CH3NO2作为氰基前体,在Cu(II)盐的作用下原位形成氰基活性物种)完成了芳香腈的合成,但后者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过渡金属催化(拟)卤代芳香烃的氰基化(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除了亲核氰基化试剂,人们还设计了多种亲电氰基化试剂。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篇2015年发表于化学期刊J. Am. Chem. Soc.的文章,美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ceuticals, Inc.)的Jonathan T. Reeves博士团队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亲电氰基化试剂——二甲基丙二腈(DMMN)。这种试剂可以实现一系列芳基格氏试剂与芳基锂试剂的高效氰基化,相比以往构建芳香腈的方法,反应条件也更加温和。而说起作者发现这种氰基化试剂的过程,还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药明康德化学平台就借此机会为大家娓娓道来。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亲电氰基化试剂是一类氰基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或基团直接键连,导致氰基形式上显电正性的氰化物。这类试剂反应活性较高,可与有机金属试剂发生亲电氰基化反应。早期法国化学家Victor Grignard便以氰基与卤素键连的ClCN、BrCN作为亲电氰基化试剂,与芳基格氏试剂混合得到相应的芳香腈,无需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反应条件也相对温和。尽管Grignard先生规避了使用毒性较高的亲核氰基化试剂,但ClCN、BrCN同样具有很高的毒性。


ClCN、BrCN作为亲电氰基化试剂与芳基格氏试剂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后续人们又设计了PhOCN、TsCN、N-氰基-N-苯基-对甲苯磺酰胺(NCTS)等氰基与O、S、N等键连的亲电氰基化试剂,其与芳基锂或芳基格氏试剂反应同样可完成氰基化过程。德国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的Paul Knochel教授团队以TsCN作为氰基化试剂,将氰基化反应的底物适用范围拓展至反应活性更低的有机锌试剂。这类亲电氰基化试剂的毒性显著降低,但大多未实现商品化,仍旧需要从毒性高的ClCN、BrCN或NaCN出发制备,部分试剂(如PhOCN、TsCN)在常温下不稳定,还需低温保存。


氰基与O、S、N等键连的亲电氰基化试剂与芳基锂、芳基格氏试剂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DMMN是一种更为廉价、商品化的固体,相比于其他氰基与杂原子键连的氰基化试剂,DMMN中氰基与C原子键连,化学性质更加稳定,与此同时毒性也较低。在某种药物的研发过程中,他们需要将药物中间体1转化为2。尽管使用以往发展的氰基化手段均可以顺利实现,但考虑到安全因素及后期生产成本的问题,他们仍旧希望发展一种更可靠的方法来完成这一转化。


DMMN作为亲电氰基化试剂与芳基锂、芳基格氏试剂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以往发展的氰基化反应完成1的氰基化转化(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作者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一项1930年发表在化学期刊Ber. Dtsch. Chem. Ges.上的工作,芳基三氯甲基酮亚胺在碱KOH的作用下可去质子化并消除CCl3,得到芳香腈产物,而相应的酮亚胺可通过芳香烃与三氯乙腈Cl3CCN)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制得。这种芳香酮亚胺向芳香腈的转化得益于CCl3-具有良好的离去性,消除过程高效、选择性好,但Friedel-Crafts反应则仅适用于富电子的芳香烃,亚胺化时还存在区域选择性的问题,药物中间体1便不适用于这种转化。


Cl3CCN出发实现芳香烃的转氰基化(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他们还将1转化为相应的格氏试剂1a,尝试其与Cl3CCN发生亲核加成制备芳香酮亚胺4,但Cl2CCN-同样具有良好的离去性,亲卤过程为主要反应途径,最终仅得到相应的氯化产物。如此看来,这种从Cl3CCN出发实现转氰基化的过程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


1a与Cl3CCN反应制备芳香酮亚胺4的初步探索(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作者设想在Cl3CCN的基础上对氰基化试剂进行结构改进,将其中两个Cl原子换作甲基,第三个Cl原子同样换作甲基(tBuCN)虽然可抑制以上亲卤反应途径,但强给电子的tBu会导致氰基的亲电活性大幅度削弱,芳基格氏试剂对其亲核加成十分困难,因而将另一个Cl原子换作其他吸电子基团(EWG)或离去基团(LG)修饰的亚甲基可适当增加其亲电活性,由此便得到两种新戊腈合成子。这两类结构均存在一定的空间位阻,还可以降低芳基格氏试剂亲核加成的速率,避免过度加成。形成亲核加成中间体后,两者又可分别通过α-消除及E2消除途径得到芳香腈产物。


新戊腈结构转氰基化试剂的设计思路(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于是,他们对一系列符合以上新戊腈结构特征的分子进行考察。相比于其他结构,第三个Cl原子换作CN时反应效果得到显著改善,DMMN可在低温条件下高效、快速实现芳基格氏试剂1a的转氰基化。1a对DMMN亲核加成后发生α-消除,形成的异丁腈副产物为液体,通过结晶便可轻松除去。


不同转氰基化试剂反应效果的考察(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作者还进一步探究了两组甲基对DMMN反应活性的影响,对比三至六元环烷基取代的1,1-二甲腈参与转氰基化的情况。除了环丙基-1,1-二甲腈,其他二甲腈均可顺利发生转氰基化,环戊基-1,1-二甲腈的环张力最小,反应效果最为出色。当两组甲基换作苄基时,其空间位阻增大,产率略有下降。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他们最终选择结构简单的DMMN作为亲电氰基化试剂。


不同1,1-二甲腈参与转氰基化的情况(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DMMN适用于多种不同芳基格氏试剂、芳基锂试剂的亲电氰基化,反应的官能团兼容性好,大部分底物能以良好至优秀的收率得到目标芳香腈产物。底物的空间位阻对反应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对于芳基格氏试剂,无论使用市售的样品还是借助Paul Knochel教授发展的碘(溴)代芳香烃与iPrMgCl镁-卤交换的方法进行原位制备,转氰基化过程都可以顺利进行。不同方法制得的芳基锂试剂同样如此。


市售芳基格氏试剂的转氰基化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从碘代芳香烃出发原位制备的芳基格氏试剂参与转氰基化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从溴代芳香烃出发原位制备的芳基格氏试剂参与转氰基化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从溴代芳香烃出发原位制备的芳基锂试剂参与转氰基化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导向基团参与芳香烃的C-H键锂化及转氰基化反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不得不说,假使Jonathan T. Reeves博士“安于现状”,仅沿用以往发展的氰基化方法推进研发项目的进行,可能就此便与DMMN失之交臂。有些科学发现源自内心的“不安分”,或许您也可以称之为“好奇心”。


参考文献:

[1] Jinho Kim et al., Synthesis of Aromatic Nitriles Using Nonmetallic Cyano-Group Sources. Angew. Chem. Int. Ed. 201251, 11948.
[2] Jonathan T. Reeves et al., Transnitrilation from Dimethylmalononitrile to Aryl Grignard and Lithium Reagent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Aryl Nitrile Synthesis. J. Am. Chem. Soc. 2015137, 9481.
[3] Pazhamalai Anbarasan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Perspectives in Palladium-Catalyzed Cyanation of Aryl Halides: Synthesis of Benzonitriles. Chem. Soc. Rev. 201140, 5049.
[4] Qiaodong Wen et al., Copper-Mediated Cyanation Reactions. Tetrahedron Lett. 201455, 1271.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