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style="line-height: 1.75em; box-sizing: border-box;">https://doi.org/10.1016/j.mtchem.2022.100858 本文以蒙脱土(MMT)为基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结构稳定的花状1T/2H混合相MoS2(D-MoS2)。MoS2纳米片不同的生长方向导致其活性位点充分暴露,同时水热反应与NH4+插入导致MoS2中1T相所占比例上升,并可在MMT表面静电力的驱动下均匀分散。此外由于MMT提供大量-OH复合材料的疏水性得到改善。D-MoS2/MMT(D-Mt)复合材料优异的吸附能力主要是通过生成1T相MoS2引入更多的S缺陷,伴随着MMT层间和边缘进行吸附来提高的。这种原位生长在MMT表面的D-MoS2制备策略为选择性去除水溶液中的Pb2+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环境修复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力学性能优良、S基团丰富、热稳定性好,可作为石墨烯基吸附材料的替代材料。同时,根据软硬酸碱理论,S2-对Pb2+具有选择吸附性。通常MoS2中活性中心主要集中在边缘位点和S空位,然而,目前自然界中存在的MoS2是2H相,相对稳定,不易形成活性位点。因此,2H相MoS2在吸附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受到严重阻碍。相反,由于电荷转移电阻降低,层间距离增大,1T相MoS2表现出更强的化学活性。但1T相MoS2结构不稳定且自然环境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制备1T/2H混晶相MoS2维持结构稳定性、增加活性位点和赋予材料选择吸附性具有重要意义。(1) 在MMT表面原位生长1T/2H混合相MoS2。(2) MMT表面的静电力促使1T/2H混合相MoS2均匀分散。(3) 过量硫脲的添加和1T相MoS2的生成有利于引入更多S缺陷。(i) MMT的Zeta电位(插图为MMT(001)表面电荷密度);(b)和(c) D-MoS2和D-Mt的接触角照片;(d) D-MoS2、MMT和D-Mt的红外光谱图;(g)和(h) Pb2+和MMT(001)之间的PDOS图。(h)和(i) Pb2+与MoS2(002)之间的PDOS图。D-Mt对Pb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随(a) pH、(b) 时间、(c) D-Mt投加量和(d) 初始浓度的变化关系;(e) D-MoS2、MMT和D-Mt随时间的变化对Pb2+的去除率;(f)和(g) 共存金属离子对D-Mt吸附Pb2+的影响;(j) Pb2+去除率标准化效应帕累托图:(A) pH, (B)时间, (C) D-Mt投加量, (D) Pb2+初始浓度;本研究通过引入1T相MoS2活化其惰性基面以增加活性位点。MoS2呈花状并在MMT表面静电力的驱动下实现原位生长。垂直排列的MoS2纳米片有利于暴露活性边缘,缺陷结构使D-Mt具有较高的活性位点密度。吸附机理表明Pb2+可通过层间离子交换,边缘-OH和活性位点吸附途径被有效去除。通讯作者 鄂涛:博士,教授,渤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毛皮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渤海大学环境研究院副院长,锦州市金属材料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渤海大学环保产业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兴趣:化工清洁生产工艺,土壤与水污染修复技术、低碳减碳工艺技术开发及钛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Hazard Mater,Sep Purif Technol,J CLEAN PROD,Mater. Today Chem,J. Environ. Chem. Eng等国际著名期刊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4篇,主持24项科研项目,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单项专利转化额度超100万,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623万。通讯作者 杨姝宜:渤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土壤修复技术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在J Hazard Mater,J CLEAN PROD,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Sep Purif Technol,Mater. Today Chem,J. Alloys Compd等国际著名期刊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担任《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等SCI知名期刊审稿人。
电子邮箱:yangshuyi@bhu.edu.cn第一作者 程颖:渤海大学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兴趣:重金属土壤修复和水体中重金属的深度去除。目前在Mater. Today Chem,J. Environ. Chem. Eng,Inorg Chem. Commun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主持渤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468519422000878?via%3Dihub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