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还原试剂---二硼烷

  • A+

【英文名称】Diborane

【分子式】B2H6

【分子量】27.67

【CA登录号】19287-45-7

【缩写和别名】Boron Hydride,Hydrogen Boride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bp -92.5 °C,mp -165°C,d 0.437 g/cm3 (在-92.5 °C液态),微溶于戊烷和己烷,能和水以及质子溶剂反应释放出氢气,可以与 DMS、THF 以及其它醚类溶剂形成复合物。

【制备和商品】国际大型试剂公司有销售,通常以气体形式存储在钢瓶中出售,例如:24 L或者 48 L钢瓶(Sigma-Aldrich)。商品试剂为硼烷的配合物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浓度的溶液,例如:1.0 mol/L的四氢呋喃溶液,5mol/L 硼烷二甲硫醚配合物的乙醚溶液,等等。该试剂也可以现场制备并直接使用。

【注意事项】该试剂剧毒!具有强烈的吸湿性,对空气和湿气敏感,遇水会发生激烈反应放出氢气。一般在无水体系中使用,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在冰箱(-20〜0°C) 中储存。


二硼烷和硼烷试剂在有机合成中主要被用作硼氢化试剂和还原剂。在硼氢化反应中,二硼烷在醚类溶液中离解生成的硼烷以B-H键烯烃、炔烃的不饱和键加成,生成有机硼化合物。其反应的特点是:(1)反应过程不发生重排;(2)反应为顺式加成;(3)与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符合反马氏规则。氢加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而硼原子则加到含氢原子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有机硼烷可以发生多种反应,是一个多功能的中间体,可以用来合成多种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例如:烯烃的硼氢化-氧化反应可以制备醇,炔烃的硼氢化-氧化可以制备醛和酮。在硼烷还原反应中,硼烷可以将醛、酮以及羧酸还原成醇,将腈、烯胺或酰胺还原成胺。更为重要的是:在不对称合成领域,手性噁唑硼烷催化的硼烷还原可以将前手性酮或肟醚等对映选择性地还原为光学活性的仲醇或仲胺[1]。

在有机合成中,硼氢化钠、氢化铝锂是非常广泛使用的碱性还原剂。这些还原剂主要是通过亲核进攻到缺电子中心来还原有机化合物。而硼烷则不同,本身是缺电子的,被认为是酸性还原剂[2]。它的反应是通过进攻富电子中心进行的,所以硼烷还原表现出与碱性还原剂不同的选择性。

含不饱和键化合物很容易与硼烷发生硼氢化反应生成有机硼化合物。末端双键通过硼氢化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裂解而得到伯醇(式1)[3]。不对称双键经硼氢化后,可以化学选择性地把羟基导入到取代基较少的碳原子上(式2)[4]。

虽然有多种还原剂可以将羧基还原成为羟基,但使用硼烷还原是最佳的选择。与氢化铝锂还原相比,硼烷还原的反应体系更加简单,后处理也更为容易。如式3〜式5所示[5~7]:酯基、硝基、双键和卤素等官能团在该反应中不会受到影响。

硼烷可以还原众多的含氮不饱和键化合物,例如:将酰胺、烯胺、肟以及腈类化合物还原成为相应的胺。如式6所示:酰胺在硼烷二甲硫醚配合物的作用下,高效地生成相应的仲胺[8]。然而,硝基化合物对硼烷则是惰性的,只有通过成盐方式活化才能够被还原成相应的羟胺(式7)[9]。

 

硼烷的立体选择性还原能力也是其它碱金属还原剂所无法比拟的。在手性噁唑硼烷催化剂的存在下,硼烷可以将前手性酮对映选择性地还原成手性仲醇(式8)[10]。同样,前手性的肟醚可以不对称还原成手性胺(式9)[11]。

参考文献

1. 综述文献见:(a) Lane, C. F. Chem. Rev. 1976, 76,773. (b) Cho, B. T. Tetrahedron 2006, 62,7621.

2. Brown, H. C,; Schlesinger, H. I.; Burg, A. B. J. Am. Chem. Soc. 1939, 61,673.

3. Kobler, C.; Effenbeiger, F. Tetrahedron 2006, 62,4823.

4. Nakayama,A.; Kogure, N.; Kitajima, M.; Takayama, H. Org. Lett. 2009,11,5554.

5. Jung, M. E.; Im, G-Y. J.J. Org. Chem. 2009, 74,8739.

6. Kawabata, T.; Jiang, C.; Hayashi, K-;Tsubaki, K.; Yoshimura, T.; Majumdar, S.; Sasamori, T.;Tokitoh, N. J. Am. Chem. Soc. 2009, 131, 54.

7. Wolff, M.; Seemann, M.; Grosdemange-Billiard, C.; Tritsch, D.; Campos, N.; Rodriguez-Concepcion,M.; Boronat, A.; Rohmer, M. Tetrahedron Lett. 2002,43,2555.

8. Moreno-Clavijo, E.; Cannona, A. T.; Vera-Ayoso, Y.; Moreno-Vargas, A. J.; Bello, C.; Vogel, P.;Robina, I. Org. Biomol. Chem. 2009, 7, 1192.

9. Feuer, H.; Bartlett, R. S.; Vincent, B. F. Jr.; Anderson, R. S. J. Org. Chem. 1965,50,2880.

10. Limanto, J.; Krska, S. W.; Doraer, B. T.; Vazquez, E.; Yoshikawa, N.; Tan, L. Org. Lett. 2010,12,512.

11. Huang, K.; Ortiz-Marciales, M.; Mwced, F. G; Mcl-endez, H. J.; Correa, W.; De Jesus, M. J. Org. Chem.2008,75,4017.


本文摘自---现代有机合成试剂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