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金属-非晶态载体相互作用如何助力单原子电催化析氢?

  • A+

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碱性条件下用于电化学析氢反应HER),由于其活性中心位于金属-载体界面,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而关于通过调节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SI)促进催化动力学的单原子催化剂中载体的非晶化的研究很有限。


近日,成均馆大学Hyoyoung Lee报道了发现载体的非晶化可以增强外在MSAs在促进SACs HER动力学方面的催化优势。



本文要点

on class="js_darkmode__1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margin-right: 8px; margin-left: 8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letter-spacing: 0.544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68, 68, 68); font-stretch: normal; font-family: "PingFang SC";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em; visibility: visible;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要点1. 为了揭示其潜在的机理,研究人员在环境条件下通过节能策略将RuSA锚定在非晶钴和镍()氢氧化物(a-CoNi)上,得到Ru-a-CoNi。然后,利用一种成熟的方法制备了结晶对应物(Ru-c-CoNi),研究了非晶态骨架和晶态骨架引起的结构-反应活性关系。

要点2.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非晶态材料中的中远程杂化p-π轨道耦合,RuSA上更多的电子转移到附近的Co/Ni/O位点。这调节了局域组态的电子分布,从而降低了Co/Ni的亲氧性和O位点对H*的亲和力,从而加速了HER动力学,进一步强化了MSI。此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人员发现RuSA可以加速Volmer步骤,有利于重构Ru-O-Co/Ni的局域电子构型。Operando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进一步证实,更多的活性物种在Ru-a-CoNi的原子界面上迁移是有利的。


要点3. 实验结果表明,Ru-a-CoNi表现出更出色的稳定性和前所未有的HER活性,在10 mA cm−2时,在1 M KOH中的过电位高达15 mV,优于Ru-c-CoNi 58 mV)和Pt/C20 mV)。在10 mA cm−2时,用于整体水分解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实现了1.47 V的较低电压,并且在10100 mA cm−2100 h内保持了优异的稳定性。此外,当系统与两个串联的钙钛矿电池组装时,太阳能对氢的效率可以达到20%左右。

 


Yang Liu, et al, Unraveling the Function of Metal-Amorphous Support Interactions in Single-Atom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1

DOI: 10.1002/anie.202114160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114160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