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Chem. Soc. | 通过C-H硼化反应一锅法合成低LUMO能级的硼掺杂多环芳烃

  • A+

引言

on>




石墨烯和“纳米石墨烯”结构以其独特的结构、光电和磁性特性吸引了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而硼掺杂一直被认为是调节石墨烯和多环芳烃(PAHs)LUMO能级的有效方法。但较大的合成难度限制了硼掺杂PAHs在光电方向的广泛应用。在今天的推送中,分享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研究工作,题为: Tunable Low-LUMO Boron-Dop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General One-Pot C−H Borylations,其通讯作者为维尔茨堡大学的Frank Würthner。该文章报道了一种简单的亲电硼化级联/脱氢方法,可以获得十种环境稳定的硼掺杂的中心核以及侧链可调节的PAHs,并实现了了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和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电池的应用。


成果简介


该文章报道了通过一锅法合成具有低LUMO能级的硼掺杂多环芳烃。一锅反应需要经过N-杂环卡宾(NHC)硼氢化、闭环脱氢亲电硼化、TEMPO介导的脱氢和水解共四个过程。反应的前驱体是简单、容易获得的烯烃化合物,该方法与传统上难以合成的硼掺杂PAHs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以这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硼PAHs,包括未曾报道过的双硼掺杂蒽和三角烯。此外,在后续合成上,可将硼结合的羟基取代为三甲基苯基。通过实验和计算手段研究了化学结构变化对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和固态堆积的影响。通过结构调整,开发了环境稳定的硼掺杂PAHs,其荧光量子产率高达95%,并且具有与富勒烯相当的LUMO能级。最重要的是,低LUMO能级的硼掺杂PAHs可用于制备N型OTFT器件和功率转换效率高达3%的倒置BHJ有机太阳电池。

文章中所有使用的烯烃前体都是通过Mizoroki-Heck反应直接合成的。一锅反应可以从各自的烯烃前体合成多芳香族硼(表1)。将烯烃前体加入NHC-硼鎓盐溶液中,在110 °C下搅拌4-5小时以进行硼氢化和亲电硼化反应。其中NHC-硼鎓盐溶液是通过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HNTf2)和NHC-硼烷加合物在室温下氯苯溶液中原位生成的。对于缺电子氟化底物4b,该步骤需要在邻二氯苯中,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获得。脱氢是底物与TEMPO自由基溶液在80 °C下反应24-36小时来实现。水解后通过硅胶色谱或酸性水萃取分离所需的多环硼酸产物。产物通过多核NMR谱和高分辨率质谱分析(HRMS)进行了表征。当在环境条件下以固体形式储存数月,化合物1-6没有显示出降解迹象,说明材料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

表1. 一锅法合成多芳香族硼酸

1

在化学结构调整上,硼上的羟基可进行取代,结构调控具有灵活性。作者用常见的B-三甲基苯基取代了B-羟基。硼酸各自在室温下与BBr3反应26小时,真空浓缩后在甲苯中与三甲基苯基溴化镁反应16-20小时,经过后处理和柱层析得到化合物7-10(产率21-29%)(图1)。化合物7-10通过多核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合物7-10并具有环境稳定性。与它们各自的硼酸前体相比,化合物7-10在卤化溶剂中的溶解度显著提高。作者通过X射线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经分析,所有化合物构型都是平面的,硼保持三角平面几何形状,硼的键角总和为360°。

2

图1. 掺杂硼的B-三甲基苯多环芳烃的合成。

核心内硼原子的排列会影响光物理性质,这可以通过对比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分子2和3的吸收和发射最大值来说明。其中2相对于2的吸收和发射最大值发生了红移(图2a)。2和3异构体的区别仅在于硼原子的位置。在化合物3中,富电子的烯烃分布在π核的一侧,与缺电子的硼中心位置相反。这种修饰提高了材料HOMO的能级,有效地降低了光学带隙。TD-DFT计算也得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这表明π核内的硼排列可用于调节含硼PAHs的吸收和发射特性。硼原子上的基团取代也对光物理性质有影响。与其母体硼酸2、4a、5和6(图2b、c)相比,所有苯甲基取代化合物(7-10)都表现出红移吸收和发射光谱,荧光量子产率的变化相对较小。经CV测试,材料均具有较低的LUMO能级,其中材料8的LUMO能级最深,并低于有机光电方向常用的受体材料[60]PCBM。

3

图2含硼PAHs的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实线)和荧光(虚线)。

为了探索材料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作者首先制备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来探究8的电荷载流子传输特性。在惰性条件下测量的Si/SiO2/AlOx/TPA基板上,器件表现出N型电荷载流子传输特性,电子迁移率高达3×10-3 cm2 V-1 s-1,验证了该材料是N型材料。在验证材料的电荷载流子传输特性后,作者将8应用于BHJ有机太阳电池。器件采用倒置器件结构制备(ITO/ZnO/polymer:8/MoO3/Al,图3a),给体选择PBDB-T或PCE10。器件经优化后,在基于PCE10的太阳电池中实现了3%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其中VOC高达0.94 V(图3b、c 和表 2)。此外,对比给受体的吸收光谱和EQE响应曲线,发现给体聚合物和硼受体8都能吸收太阳光并且产生光电流(图3c)。这一结果证实了硼掺杂PAHs可作为一类新的非富勒烯受体用于制备有机太阳电池。

4

图3.  有机太阳电池a)器件结构,b)J-V曲线和c)EQE响应曲线。

表2. 有机太阳电池器件参数。

5


图片

小结

该文通过简便且通用的C-H硼化策略合成了核心和外围可调节的含硼PAHs。并成功地将硼酸转化为B-苯基取代的化合物。通过这种方合成了十种硼掺杂的PAHs,包括首次报道的的双硼掺杂蒽和三角烯。通过表征可知,它们在环境条件下是稳定的。低LUMO能级化合物8在OTFT器件中表现出N型特性,具有3×10-3 cm2 V-1 s-1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并作为受体材料应用在BHJ有机太阳电池中,PCE达到3%。首次报道使用具有结构明确、缺电子三配位硼掺杂PAHs作为有机光伏材料中的受体材料,表明硼掺杂PAHs可作为一类新的非富勒烯受体用于制备有机太阳电池。


作者:庞淑婷 ; 校稿:潘朗恒

Jeffrey M. Farrell, Carina Mützel et al. J. Am. Chem. Soc. 2019, 141, 9096-9104

Link: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cs.9b04675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0